最近美國FDA 2015年6月16日發布訊息,考量飲食中人工反式脂肪之主要來源為部分氫化油(POHs)之使用,因此將PHOs從GRAS (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)清單中移除,未來除非經美國FDA許可之食品外,均不可使用PHOs,以避免加工食品中含有人工反式脂肪,並給予食品業者三年時間調整因應此規定。而我國衛生福利部在2015年9月7日公布擬定,最快2018年將全面禁止人工反式脂肪。
反式脂肪來源有天然與人工合成二種。
自然界本身就存在反式脂肪,反芻動物如牛羊等吃草的家畜經過腸道特殊細菌作用,會產生反式脂肪酸。因此食用這些牲畜肉類或其是乳製品(起司、牛奶、牛油),也會攝取到反式脂肪酸。據文獻統計,我們從這些反芻動物所攝取的反式脂肪酸大約佔了2-9%的總脂肪(Bassett et al., 2010)
人工合成的反式脂肪酸則是由植物油氫化所得。人工反式脂肪的加工始於1890年代,德國化學家Wilhelm Norman成功將液態植物油加工為固態,進而發展出酥油、奶油與人造奶油等商品。部分氫化的發明者Paul Sabatier,同時也是諾貝爾得主,透過植物油的氫化,改變脂肪分子結構,讓植物油更耐高溫、穩定性增加、酥脆口感並且增加保存期限( Ganguly and Pierce, 2015)。
然而經過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攝取反式脂肪為提高心血管疾病、腦中風等風險。另有研究指出,反式脂肪可能會影響人類控制情緒的能力,提高煩躁、攻擊行為的表現(Golomb et al., 2012)。
無論我國是否確定於2018年以前會完成全面禁止反式脂肪的使用,消費者可從自身開始做起,避免過度攝取特定食物來減少人工反式脂肪的攝取。以下提供參考:
- 油炸食品:炸雞、炸薯條、油豆包、油豆腐、油條、鹹酥雞、甜甜圈等。
- 酥油、植物酥油、烤酥油、白油、硬化油及利用這類油品製成的派類或酥皮點心食品。
- 餅餡油、塗抹油、沙拉醬。
- 烘焙用油製品:小西點、鬆餅、部分烘烤麵包。
- 洋芋片、經油炸處理的速食麵或糖果類。
- 奶精、奶精粉。
-以上摘自衛福部食藥署的反式脂肪 Q&A
參考資料:
預告訂定食用氫化油衛生標準草案 |